焦点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信息
“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金融市场改革与创新”高峰论坛在上海财经大学举行
时间:2015-09-15       稿件来源: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2015年9月12日,“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金融市场改革与创新”高峰论坛在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同德楼举行,论坛由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主办,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协办,全国各地学者踊跃参与。
    围绕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特征新趋势,结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国家重大需求和地区战略,特邀嘉宾上海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肖林、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研究》主编裴长洪、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副院长丁剑平分别作了主旨发言,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理念出发,重点关注金融市场的创新和改革,紧扣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与转型发展等重要的战略焦点和研究热点,对当前的经济、金融发展当中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肖林主任表示,此次论坛意义重大,上海经济进入新常态模式,呈现新特征,新趋势;产业结构更趋优化,服务业增长速度快于制造业,服务业占比逐步提高,但与全国不同的是上海服务业增速大幅度高于制造业;上海经济的增长对投资的拉动程度明显下降,上海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程度更低,创新驱动力也更低;质量效益逐步提高,进入新常态上海的财政收入增速快于GDP增速,居民收入增速快于GDP增速,与全国不同的是上海工业增加值高于工业总产值的增速,同时我们的建设用地是0增长,经济增长开始摆脱对土地的资源的约束和依赖,全国建设用地还在持续增加,上海的资源节约化增长比较明显;经济的运行的风险有所增加;城市运行的安全矛盾和风险凸现,从产业发展的瓶颈来看,全国面临融资难和生态环境约束和上海的产业发展更多是制度的约束。
    裴长洪所长认为,在自贸区里面金融改革是一个热点,如何利用自由贸易账户,扩大人民币境外借款规模,引入境外低利率资金的竞争,提升金融机构开展分账核算业务功能,完善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建立便捷,高效的支付结算体系,创新自贸区金融监管制度等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随后,宗良所长、丁剑平教授进行了主旨演讲。他们指出金融改革的方向以及中国未来的金融健康与否,取决于金融对于实体经济发生状况的反映。无论是人民币的波动也好,还有我们资金的定价也好,以及汇率的变化也好,都反映了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状况。现在人们比较纠结怎么实体经济和股市反差这么大?如何进行价值投资才能够使我们的资本市场能够获得正常的收益,以及中国的金融市场如何能够健康的发展?这些方面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
    在分论坛的讨论中,来自各个高校的学者就金融市场改革的具体问题分享了研究成果,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其中包括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的热点问题,涉及资本账户开放、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与效率、存款保险制度、城投债担保问题、互联网金融创新,以及证券市场投资与监管等;也包括公司层面在公司治理、资源配置等方面的问题。
    本次论坛是一次高水平的学术研讨。新常态意味着要解决以往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本次论坛为各地学者提供了自由开放的交流平台,通过探讨在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结构不合理转向结构继续优化、从要素投入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过程中所面临的瓶颈和议题,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启示和基础。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 经济研究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     京ICP备10211437号
  • 本网所登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不代表本网观点或意见 常年法律顾问:陆康(重光律师事务所)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0577-9154      国内统一刊号 CN11-1081/F       国内邮发代号 2-251        国外代号 M16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100836
  • 电话/传真:010-68034153
  • 本刊微信公众号:erj_wei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