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书刊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学书刊热点
《破解中国经济发展之谜》总序
时间:2017-08-16       稿件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著作简介:《破解中国经济发展之谜》,蔡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01月出版。该书解释了为什么中国的改革开放可以成功地推动高速经济增长,以事实描述和经济学分析的逻辑,简述中国过去的30余年里,成功的发展使人民生活和社会福利水平得到前所未有改善的历史。根据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对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及面临的新挑战做出判断,提出通过改革获得制度红利,保持经济持续增长,跨越中等收入阶段,实现向高收入阶段过渡的路径。该书在揭示中国经验特色的同时,归纳其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一般借鉴意义。针对“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及其他国内国际流行的认识误区,用中国经验和国际比较的事实予以澄清。
 
    自鸦片战争之始的近代中国,遭受落后挨打欺凌的命运使大多数中国人形成了这样一种文化心理:技不如人,制度不如人,文化不如人。改变“西强我弱”和重振中华雄风需要从文化批判和文化革新开始。于是,中国人“睁眼看世界”,学习日本、学习欧美以至学习苏俄。我们一直处于迫切改变落后挨打、积贫积弱、急于赶超这些西方列强的紧张与焦虑之中。可以说,在一百多年来强国梦、复兴梦的追寻中,我们注重的是了解他人、学习他人,而很少甚至没有去让人家了解自身,理解自身。这种情形事实上到了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现代化历史进程中亦无明显变化。20世纪80、90年代大量西方著作的译介热潮就是很好的例证。这就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世界观”,或者说“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认识。
    但与此并行的一面,就是近代以来中国人在强国梦、中华复兴梦的追求中,通过“物质(技术)批判”、“制度批判”、“文化批判”一直苦苦寻求着挽救亡国灭种、实现富国强民之“道”,这个“道”当然首先是一种思想,是旗帜,是灵魂。关键是什么样的思想、什么样的旗帜、什么样的思想文化灵魂可以救国、富国、强民。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在屈辱、失败、焦虑中不断探索、反复尝试,历经“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君主立宪实践的失败,西方资本主义政治道路的破产,以及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的重大挫折,终于走出了中国革命胜利、民族独立解放之路,特别是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结合在一起,走出了一条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过最近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综合国力、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巨大成功,虽然还不完善,但可以说其基本体制制度已经成型。百年追梦的中国,正以更加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姿态,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
    与此同时,我们应当看到,长期以来形成的认知、学习西方的文化心理习惯使我们在中国已然崛起、成为当今世界大国的现实状况下,还很少积极主动向世界各国人民展示自己——“历史的中国”和“当今现实的中国”。而西方人士和民族也深受中西文化交往中“西强中弱”的习惯性历史模式的影响,很少具备关于中国历史与当今发展的一般性认识,更谈不上对中国发展道路的了解,以及“中国理论”、“中国制度”对于中国的科学性、有效性以及对于人类文明的独特价值与贡献这样深层次问题的认知与理解。“自我认识展示”的缺位,也就使一些别有用心的不同政见人士抛出的“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中国国家资本主义”等甚嚣尘上。
    可以说,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学习西方和认识世界上,并习惯用西方的经验和话语表达自己,而忽略了“自我认知”和“让别人认识自己”。我们以更加宽容、友好的心态融入世界时,自己却没有被客观真实地理解。因此,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道”总结出来,讲给中国人民、世界人民听,即讲好中国故事,讲述中国经验,站稳中国立场,用好国际表达,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让世界真正“理解中国”,让世界民众认识到,西方现代化模式并非人类历史进化的终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亦是人类思想的宝贵财富,无疑是有正义感和责任心的学术文化研究者们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担当。
    为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本院一流专家学者和部分院外专家编撰了《理解中国》丛书。这套丛书既有对中国道路、中国理论和中国制度总的梳理和介绍,又有从经济体制、财经、金融,社会治理、社会保障、人口政策,价值观、宗教信仰、民族政策,政治制度、人权、法治,农村问题、城镇化、工业化、生态,以及对外政策、古代文明、文学、艺术等方面对当今中国发展作客观的描述与阐释,使中国具象呈现。
    这套丛书的出版,不仅可以让国内读者更加正确地理解一百多年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更加理性地看待当前面临的难题,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紧迫性以及民族自信,凝聚改革发展的共识和力量,更重要的是面向国外读者尤其政界、学界人士,尽可能使他们客观地认识中国、理解中国,对增强中外交流和合作,为中国发展营造更好的国际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 经济研究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     京ICP备10211437号
  • 本网所登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不代表本网观点或意见 常年法律顾问:陆康(重光律师事务所)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0577-9154      国内统一刊号 CN11-1081/F       国内邮发代号 2-251        国外代号 M16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100836
  • 电话/传真:010-68034153
  • 本刊微信公众号:erj_wei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