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学者动态
胡家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
时间:2016-08-30       稿件来源:《学习与探索》

   学者简介:胡家勇,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研究领域涉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经济发展理论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是繁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纲领性文献。在这篇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重要性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条件日趋成熟
    一个国家的话语权,包括这个国家学者提出的概念、分析框架、理论体系和基本理念的国际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
    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据世界银行预测,在2030年以前,中国将成功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我们现在比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与此相应,“中国模式”“中国道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大,成为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中国学者提出的概念、分析范式和理论观点逐渐得到国际学术界的重视,影响力日益扩大,学术话语权不断提升。
    与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发展阶段不相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建设存在滞后问题,中国学术思想和学术范式的影响力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虽然“中国模式”“中国道路”已经成为国际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但对中国问题的分析主要是在西方经济学的框架内进行的,国内学者对经济问题的分析,也有一部分是采用西方经济学的分析范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范畴和分析方法运用得不是很充分。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尚没有形成。从政治经济学教材体系来看,社会主义部分还没有严密和稳定的理论体系,缺乏核心概念和基本范畴,对现实问题还缺乏足够的分析解释能力。
    二、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时代化,蕴含着经济制度、经济发展、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完全可以形成科学、规范的话语体系,对此应有高度的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应把握以下四方面。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要植根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丰厚土壤,系统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发展经验,并上升到理论高度。马克思认为,经济学研究应当“从当前的国民经济的事实出发”。实践的逻辑和历史的逻辑应该是理论逻辑的基础。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约瑟夫•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弗里德曼的《资本主义与自由》、西蒙•库兹涅茨的《各国的经济增长》等著作都是时代的产物,都是思考和研究当时当地社会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结果。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快速经济发展是20世纪下半期以来的世界重大事件,我们选择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革开放道路和经济发展道路,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坚实的基础。基于中国经验,我们既可以对传统政治经济学进行系统反思,也可以对西方经济学进行系统检视,消除其中的不合理、不科学的概念、分析范式和意识形态或制度偏见,提出新的分析概念和框架,将其上升到经济学理论的高度,形成新的经济学思维和经济政策思维。
    第二,系统提炼、归纳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重要文献和经济学界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形成基本理论命题。实践创新推动着理论创新,理论创新又引导着实践创新。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互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其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从经济学领域看,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理论创新主要是提出了“四个重大理论”,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核。
    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无论是传统政治经济学还是西方主流经济学,都认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不能相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不能成立的命题。例如,米塞斯认为,社会主义不可能有合理的经济核算,这是因为社会主义不可能有真正的市场,因而不可能有用于经济核算的合理的价格。但中国的实践表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能够很好地融合起来,并发挥好各自的比较优势,形成新的体制优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迄今为止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
    二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理论。所有制是经济运行的基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制度基础。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实现了所有制理论的重大突破。在随后的党的重要文献中,又提出了一些重要命题,包括“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两个‘毫不动摇’”“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等等,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理论。
    三是科学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未来社会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界之间的协调等经济发展方面的基本思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经济发展目的、经济发展动力、经济发展道路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在经济发展目的方面,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要以人为本,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让人民群众有实实存在的“获得感”;在发展动力方面,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革创新是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在经济发展道路方面,提出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经济发展思想具有普遍借鉴价值。
    四是对外开放理论。在马克思所构想的政治经济学体系中,无论是“五篇结构计划”还是“六册结构计划”,都包括国际经济关系内容(国际贸易、国际市场),说明经典作家当时已经意识到资源的国际配置和利益的国际分配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我们提出建立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全球化条件下参与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理论和政策思想,使中国经济逐步融入国际经济体系之中。
    第三,形成基本的概念和理论假设。思想、认识是通过概念、范畴来凝结的,没有比较成熟的核心范畴、逻辑体系和思想体系,就很难有成熟的话语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有自己的概念、范畴、逻辑体系和基本理论观点,这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跨越,是获得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的前提条件。
    在西方经济学中,有一系列核心范畴,如效用、无差异曲线、有效需求等,提出了一系列基本理论观点,如“经济人”假设、边际递减规律、有效需求不足、私有制富有效率等。经济学者依据这些假设构建理论模型,分析经济主体的行为,模拟现实经济运行,在此基础上提出学术观点和政策建议。同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也要形成一系列重要范畴和基本理论假设,这些核心范畴可以是新提出的,也可以是依据实践的发展对已有范畴的内涵进行重新界定而形成的。具体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重要范畴的形成有以下三种途径:一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重要范畴的内涵进行丰富和发展,如劳动、剩余劳动、剩余价值、资本、所有制、股份制、按劳分配、竞争、价值规律等等,这些概念和范畴经过丰富和发展,完全可以用来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二是基于实践的发展提出新的范畴,或对已使用的范畴进行规范化和科学化,如产权、混合所有制经济、公有制实现形式、公平、效率、共同富裕等等,这些概念的形成、发展和内涵的清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密切相连,对现实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三是从西方经济学中借鉴一些概念范畴,这些范畴反映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可以借鉴、利用。
    除了形成一系列的核心范畴外,还要提出一系列的重要理论命题,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骨架。这就需要把一些理论突破和重要理论共识上升为理论命题。诸如社会主义可以与现代市场经济有机融合、计划与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等等,都应该上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命题。
    第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需要借鉴现代经济学中的科学成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需要处理好两个重要问题: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和时代化。这需要依据中国实践和当代资本主义新特征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些理论论断进行创新和发展,与时俱进。二是吸收、借鉴现代经济学(主要是指西方经济学)中科学的范畴、概念和分析范式。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讲国际社会能够听懂的“普通话”,这也是借鉴现代经济学中科学范畴和分析范式的价值之所在。
    (节选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原文载于《学习与探索》,作者胡家勇)
  •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 经济研究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     京ICP备10211437号
  • 本网所登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不代表本网观点或意见 常年法律顾问:陆康(重光律师事务所)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0577-9154      国内统一刊号 CN11-1081/F       国内邮发代号 2-251        国外代号 M16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100836
  • 电话/传真:010-68034153
  • 本刊微信公众号:erj_wei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