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与成果发布
当前位置:首页 > 课题与成果发布
人力资本积累与农户收入增长
重大课题进展
时间:2016-03-11       稿件来源: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程名望

    《人力资本积累与农户收入增长》是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程名望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理论与政策研究(15JZD026)”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机理及发展模式研究(71373179)”的相关性阶段性成果
改革开放、特别是1992年以来,中国经济逐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在该转型过程中,随着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户人力资本积累持续提升,收入水平保持较快增长。但和城镇居民相比,城镇农村收入比持续保持在3倍左右,表明农户收入增速依旧滞缓,“农民增收难”问题依旧存在。2004-2015年,中央政府连续出台12个针对“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诸如农业税减免、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大型农业机械补贴、家电补贴、基础教育“两免一补”、新农合、新农保等惠农、支农政策,开启了新一轮农村改革。这些政策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发展方针,对农户收入增长给予了充分关注。从经济学理论框架看,影响农户收入水平及增长的因素可以归纳为市场因素和非市场因素两类。在完善的市场机制下,人力资本对收入分配起决定性作用,即劳动力资源的市场配置必然使高人力资本存量的劳动者获得较高的收入。基于此,本项研究从从回报率和贡献率的双重视角,研究了人力资本积累对农户收入增长的影响、作用路径及其变化趋势。该研究对于认识中国农村市场化改革及其效果,理解中国农户收入变化的核心影响因素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采用2003-2010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微观住户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了人力资本积累对农户收入回报率和贡献率的双重影响、演变趋势及其作用机理和途径。本文的创新和贡献包括:第一,采用中国目前已有最完整的微观农户数据,该数据涵盖2003-2010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共计家庭数据163305份,家庭成员数据660286份,是具有极强代表性的大样本微观调查数据。第二,构建更完备性的计量模型。一方面,本文的核心解释变量不仅考虑基础教育,也考虑健康、工作经验和技能培训等其它重要的人力资本变量。另一方面,更全面的控制影响农户收入水平的其它众多因素,包括物质资本、金融资产、社会资本、职业与行业、制度与政策、家庭特征等对农户收入有重要影响的变量。第三,从家庭收入结构及来源角度,探析人力资本积累对农户结构性收入的影响,以揭示人力资本积累对农户收入增长的作用机理和影响途径。
    和本研究相关,2012年以来,课题组在《China Economic Review》、《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统计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社会科学战线》、《管理评论》、《农业经济问题》、《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和《公共管理学报》等期刊发表系列学术论文,较系统的研究了农户收入增长及其影响因素,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绩。
    《人力资本积累与农户收入增长》一文的研究发现:2003-2010年间,随着中国整体经济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特别是中央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及系列惠农、支农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农户人力资本积累显著提升,人均收入水平稳步增长。具体的讲:(一)健康、基础教育、技能培训和工作经验所体现出的人力资本对农户收入有显著作用,其总贡献率为38.57%。其中,健康和基础教育对农户收入增长的回报率和贡献率最为突出,是影响农户收入的核心人力资本变量。因此,坚持提升农户人力资本积累的基本战略,推进农村新型医疗合作制度,提高农村医疗水平和卫生条件,增强农村劳动力健康水平;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特别是强化九年义务教育和非农职业教育或培训;重视农村充分就业,特别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干中学”中提高农民工作经验、职业素质和技能,对于农户收入水平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考虑到农业生产的社会性,政府应从公共品的视角强化农业职业技能培训的服务提供,只能这样才能弥补或减弱城镇化带来的农民弱质化效应。(二)从作用机理看,人力资本主要是通过劳动性收入对农户收入产生影响,对于以外出务工为核心的工资性收入的回报率和贡献率最为显著和突出。因此,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青壮年和教育程度较高的优质劳动力选择进城务工成为农户的理性选择。在此背景下,农村优质劳动力流失,导致农业劳动力投入不足,农民耕种土地的积极性下降,这种农业空心化现象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会影响到粮食安全问题。如何实现农村优质劳动力外流和农业生产的协调发展,是决策者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三)随着市场化改革和农村市场机制日益完善,人力资本积累对农户收入增长的回报率和贡献率呈现弱化趋势。该实证结论蕴含的意义至少包括:第一,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和城镇化快速推进,农村的封闭状态正逐步被打破,农村和城镇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伴随这一进程,农户收入来源呈现多元化态势,不再仅仅依靠自身的人力资本积累获得经济收入,越来越多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经济红利,这一点在经济发达地区尤为明显。第二,该趋势从一个侧面表明,在转型经济的背景下,农村的市场化程度依旧不高,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与财富的作用依旧需要增强。第三,农民是理性的,若以家庭收入最大化为目标,该趋势将降低农户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意愿与积极性,不利于农户对人力资本的持续投资,从而将对农村人力资源整体素质的持续提升产生制约作用。

  •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 经济研究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     京ICP备10211437号
  • 本网所登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不代表本网观点或意见 常年法律顾问:陆康(重光律师事务所)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0577-9154      国内统一刊号 CN11-1081/F       国内邮发代号 2-251        国外代号 M16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100836
  • 电话/传真:010-68034153
  • 本刊微信公众号:erj_weixin